“小米3抢到了吗?”“今天运气太差!下单时提示服务器断开,刷了几次网页之后就变成已售罄,下次放货再去试试手气。”“唉?!你也没买到?下次帮忙抢一台吧,或者给我弄个F码。”2013年10月29日中午,路边的沙县小吃店内,几名年轻人正兴致勃勃的谈论购机心得。当天中午十二点整,新一轮小米3 TD版在官网开放购买,10万台TD版小米3在4分39秒内销售一空,小米手机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自小米1推出开始,打着“发烧手机”口号的小米手机争议不断,“旗舰级配置白菜价”是小米手机给人直观的印象,但大部米粉并不能在第一时间买到这款“传说中的手机”。在“1分钟十万台!2分钟售罄!销售额破十亿!”等极富刺激性的标题下,小米手机俨然成为神话一般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自己抢到一部小米手机为荣。
与官网上的热销场面不同,淘宝网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淘宝输入“小米3”关键词,大量现货可供选择,下单卖家就能发货。只不过,相比官网诱人的低1999元售价,淘宝上的16GB TD版小米3成交价普遍在2150元~2500元之间,甚至连小米F码都能在淘宝上卖到10块
钱,巨大的反差让小米再次陷入“饥饿营销”的风口浪尖。
在“饥饿营销”的化学作用下,小米手机已经和“缺货”画上了等号,很多人将能够买到小米手机视作一件可以炫耀的事情,如果真如小米所言,每个小米用户需要登记手机账户才有一次购买资格,那么淘宝上单个商家动辄数千台的小米3销量又如何解释?不仅是淘宝,甚至在某B2C商城上同样能看到小米3的现货销售。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目前淘宝上已经售出的TD版小米3累计销售量接近两万台,如果总共放货十万台,有将近20%的机器被淘宝商户拿到,其中的猫腻恐怕只有小米知道。
今年年初,小米2发售时同样经历过大范围缺货,雷军在与媒体沟通时间接承认了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有记者问到:“小米故意饥饿营销吗?”雷军回答:“这是表现象,实质是小米供不应求。我们一直在优化供应链,小米今年目标产能将翻番达到1500万台!高端手机就是海鲜,任何厂商不会,也不敢囤货不买!”现在来看雷军的承诺,小米果然没有食言——对,小米是没有囤货不卖,而是将货出给了售价和获利更高的经销商,不管怎样,小米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小米手机陷入“饥饿营销”骂战,小米官网的售罄页面也被质疑作假。10月15日小米3和小米电视首发抢购,从事前端网页开发的工程师在小米官方抢购页面查看其网页代码,发现“抢购”按钮几乎是个摆设,因为该按钮没有返回服务器的POST请求,点击之后直接生成了“售罄”页面。
参与了首发抢购的网友@仲仓戟 在微博表达了自己的抱怨:“对过程极度不满。如果真的是排队系统,肯定知道队伍有多长,立马就能显示结果了。小米官方微博说一分半就卖完,但却让人不断在线刷五分钟,这不是耍人吗。看AJAX后台调用,明明可以频繁刷新,却硬在前端加了6秒钟重试机制。把米粉当脑残粉耍。”
得知真相后大量“米粉”直呼上当,并在百度小米贴吧中发帖发泄不满,但小米并没有对“抢购作假门”进行正面回应,而是通过手段删除了百度贴吧中米粉抱怨的帖子。随后小米公司解释道,由于购买人数太多,为了减轻服务器压力保持购买通畅,小米对网站用户进行了适当分流,但不存在作假,产能不足也再次成为托词。
国内大的c2c网站上面,本来媒体报价价为1999元的小米,天猫价“理所当然”的写成了2500元左右的价格
我亲自试过(2次),虽说公司网速不给力,但只要一开始抢就显示这个,你觉得正常么?
如果说WCDMA版小米3因为高通芯片供货不足延期我们还能理解,但采用Tegra4处理器的TD版小米3再以产能不足为借口,恐怕有些说不过去,NVIDIA的Tegra4处理器早已量产多时,其他采用同款处理器的中兴、酷派等国产品牌并没有因处理器产能不足而延误。另外,手机制造业在国内早已有着非常成熟的产业链,有英华达和富士康等国际著名OEM代工厂做后盾,小米3手机没有产能不足的理由,雷军此前承诺的1500万台产能去哪儿了?
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稍微了解过市场营销学的都知道,饥饿营销并非什么新鲜手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金利来领带也曾靠饥饿营销在内地狠狠火了一把:刚刚进入内地市场的金利来为了打开知名度,在央视上连续打了三年广告,但直到三年后金利来才正式在内地百货大范围铺货,首批金利来领带很快在内地市场抢购一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金利来领带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高档货”。
在汽车和房地产市场,饥饿营销的方式也屡见不鲜。广本雅阁、丰田凯美瑞、奥迪Q5 等新车上市时,消费者都要先交钱排队等候,有的要加价甚至托关系才能有购买资格。楼市中的饥饿营销花样就更多:一方面故意放慢销售速度以便借机调价;另一方面则捂盘不卖,待购买需求聚集到一定量时一次开卖一栋楼,制造热销抢购的气氛,造成购房者饥饿的假象,顺便抬高房屋价格。
因此,饥饿营销并非什么新概念,但当饥饿营销遇到了互联网这个催化剂,其所产生的影响力比传统行业更为深远。在互联网行业中,先玩饥饿营销的是苹果。我们依稀记得2011年苹果iPhone 4s和iPad 2上市时的热闹场面——北京顾客因冲突砸坏三里屯苹果店玻璃,黄牛不满限购往苹果店扔鸡蛋;上海淮海路,外地大妈组团百人到苹果店外排队抢购iPhone 4s和iPad 2。借助饥饿营销,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节节攀升,全球知名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苹果全球市场也呈现出“一机难求”的饥饿局面。
现在回过头来看小米,其饥饿营销策略和手段都与苹果如出一辙,在网络水军的搅动下,小米公司的饥饿营销比苹果更甚。在小米公司成立的三年时间内,饥饿营销屡试不爽,小米手机、小米盒子、小米电视也正因相同的营销手法得到市场热捧,小米炒作话题的功力堪比娱乐圈八卦狗仔。此外,所有小米产品都会经历“发布→等待→上市→缺货→再上→再缺货”的怪圈,永远缺货成为小米好的注脚。
人们生活富裕之后,其实“缺货”的或者说需要预定的产品不光是手机。
以经济学的观点,只要出现供不应求或稀缺资源的地方,就会有“黄牛”的身影。每一代新苹果iPhone上市都会被黄牛恶意炒作加价售卖,而每一代小米手机都以超高规格的配置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博取眼球,让其成为安卓智能机中的稀缺资源,从而获得饥饿营销的资本。
在小米的“饥饿营销”攻势下,19 9 9元的小米3手机可谓相当超值,当国外品牌同规格的手机大多在3000元之上的时候,小米不到两千元的价格听起来十分诱人,相当于买到就赚到。在“捡便宜”的心理暗示下,无论是有无刚性需求的网友,都会尝试去买一次。“反正买到手转手加钱还可以卖掉,何不试试手气呢?”当买手机变成一种投机获利行为,黄牛便自发形成了,有人说所有米粉都是潜在的“黄牛”,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业内人士表示,以现在的价格销售,小米3靠硬件可能确实赚得不多,与其卖一台亏一台,不如在前期尽量减少生产,同时对外限量销售并配合黄牛将实际销售价格拉高,以此获取更高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元器件的价格随之下跌,小米想要获得更多利润,必须等到处理器、屏幕、传感器等关键电子元件价格降低到一定基点时才大规
模量产。
等到几个月后小米3不限量购买时,同规格的国际品牌手机经过数伦降价也达到了相同的价格区间,若在算上品牌附加值,小米手机标榜的“超高性价比”实际上并无太大优势,饥饿营销让小米手机成为“期货手机”。黄牛对小米手机加价销售已成常态,米粉也默认了加价后的价格,黄牛和米粉之间达成了一种十分微妙的默契关系。
截止到出稿前,小米的两款“明星”级产品仍需要预定,而上一代产品为现货,可是你愿意买么?
从诞生之初,小米手机就走的是“发烧配置+平民价格”的亲民路线,由此培养了一大批米粉,可以说小米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因素要归为米粉的功劳,但经过三年的成长,“米粉”也更加成熟和理智,过度“饥饿营销”的副作用已开始显现。
从小米10月29日公布的销售数据看,10万台TD版小米3手机在4分39秒售罄,3000台小米电视的售罄时间为6分45秒,相比之前几次“秒杀”般的销售速度相比,这次开放销售的慢了许多。在经历过一次、两次、三次失望的抢购经历后,许多米粉的热情已被消耗殆尽,大部分人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陪着小米玩了一次“抢购游戏”。许多资深米粉都表示“累觉不爱”,狂热的“米粉”中转职为“米黑”的人也不在少数。
小米赢了销量输了人心,“饥饿营销”狂潮过后,小米公司收获了品牌效益、打响了知名度、传播了口碑、创造了数亿元销售额,黄牛凭借从“特殊渠道”搞到的现货大赚一笔,媒体借此话题搏版面赚眼球。在这场全民狂欢中,受伤的恰恰是对小米忠诚的“米粉”,我们不禁要问,还有多少“米粉”愿意陪小米一起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