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穿戴式设备的春天真的来了?
穿戴式设备是近期兴起的诸多科技产品分支当中,受行业和个人关注的一类。甚至有人将穿戴式设备看作是个人电脑、移动互联之后的又一次产品革命。《福布斯》杂志之前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称:智能手表和谷歌眼镜等穿戴式设备有可能取代智能手机,或将智能手机变成一块只提供显示功能的“哑屏幕”。未来,穿戴式设备真的会达到这种高度吗?
仿佛在一瞬间,穿戴式设备就火了。无论是在时尚圈风靡的Google Glass智能眼镜,还是三星新发售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以及主打健康概念的Jawbone UP智能手环,都在各种时尚圈、玩家圈里引起了围观。有调查机构预测,今年全球市场在穿戴式设备上的花费将达到14亿美元,这一数字在2018年将达到190亿美元。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穿戴式设备消费意识的提升。来自BI Intelligence的报告称,穿戴式设备2014年的出货量将会超过1亿台,到2018年将达到3亿台;ABI Research给出的数据更加激进,他们认为2018年穿戴式设备的出货量将不少于4.85亿台。其的依赖,从而成为用户7×24小时全天候的随身设备。
有了需求、有了粘度,还要有足够的更新动力,才能催化出市场的爆发。穿戴式设备因为具备先天的随身特性,所以用户对其细节的体会更加敏感。用户对于接触时间长的设备更新的需求比其他设备更加明显,设备功能的不断扩展、应用程序的不断丰富,都在推动着穿戴式设备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穿戴式设备因为需要随时携带,其自然损耗的速度会显著增加,设备遭遇物理损伤的概率更大。
Google Glass智能眼镜虽然不够成熟,但是对于穿戴式设备市场而言却是优秀的助燃剂。
穿戴式设备的设计初衷就是将个人日常穿戴的消费品加入科技元素,使其信息化、数据化。
其实,穿戴式设备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在衣服、饰品乃至人体内植入相关的科技设备,我们在科幻片中更是经常看到一些超酷的手表、眼镜和头盔。在之前这些穿戴式设备只是人们想象的概念,而现在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来支撑它们成为现实。就连钢铁侠里面的盔甲都有现实版的军用人体骨骼来对应,我们曾经幻想过的通话手表、通话眼镜成为现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相比其他穿戴式设备,智能手表无论是从形态上还是从操作上,都是与目前手持移动设备接近的一个产品类型。加上目前有一大堆的手持智能终端厂商在高喊着“创新、转型”的口号,因此在此前我们曾经看到了一波智能手表的热潮,无论是三星、耐克还是酷派、盛大,都推出了各自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智能手表。除此之外,一向以产品设计天马行空著称的华南电子企业,也早已推出了各种外销型的智能手表产品。一时之间,似乎穿戴式设备的未来方向就是将智能手机的功能精简整合之后放在手表的壳子里。不过在我看来,这种想法完全是舍本逐末,没有抓到穿戴式设备的精髓。现在的智能手表,只能算是科技企业为了解决穿戴式设备“有无”问题的圈地工具。即便是三星的Gear,现在看起来也只是Note 3的第二块小屏幕,它更像是智能手机大屏化之后对于手持便携的一种妥协。这种妥协下的智能手表能否取代传统手表?能否发挥出穿戴式设备的优势?
穿戴式设备要想真正被大众接受,仅仅将思维停留在传统的科技产品上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发挥便利性和数据采集的优势,构建出完整的数据系统并为用户的健康、娱乐服务,才是穿戴式设备核心的问题。现在看来,穿戴式设备在便利性方面的问题已经不大,无论是芯片、传感器、电路乃至电池方面的技术,都足以支撑设备的小型化,并实现较好的携带便利性。但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只是从产品能不能用的角度解决问题。就好比把手机小型化一样,再轻薄的手机依然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和上网。只有当手机被置入了智能操作系统和完整的硬件之后,才成为革命性的智能手机。对于穿戴式设备来说,如何为其置入更丰富强大的传感器,如何强化其数据采集和传输能力,如何在产品形态上实现与个人生活的无缝融入,才是决定穿戴式设备是否成功的关键。